入孵机中的二氧化碳管理

标签: 孵化 | 白皮书

编制人 Gerd de Lange, March 1 2016

入孵机中的二氧化碳管理

新鲜干燥的空气含有大约78%的氮气(N2)、21%的氧气(O2)和0.04%的二氧化碳(CO2)。虽然氧气是生命的前提条件——并且对成功孵化至关重要——但我们很少监控入孵机和出雏机内的氧气水平,也不测定氧气含量作为调整新鲜空气供应的参数。而另一方面,二氧化碳-胚胎代谢的副产物-却被普遍监控和测定以便为孵化过程中的通风调整提供参数。

种蛋被产下后,其蛋白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大部分以碳酸氢盐形式存在。由于蛋壳属于多孔物质并且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要低很多,二氧化碳从种蛋中扩散出来,这导致了蛋白的pH值升高和液化,这两种现象都是种蛋孵化的必要准备。

由于这种二氧化碳从种蛋中被动扩散出来的过程在储存期间以及孵化前期持续进行,完全封闭的入孵机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会逐渐升高。种蛋越新鲜,二氧化碳水平的升高速度越快,且累积水平越高。由于在孵化前10天中,胚胎的新陈代谢以及氧气需求量非常低,二氧化碳逐渐升高至1%以上不会影响胚胎的新陈代谢发育。Bruggeman等人(2006)的研究显示,由于各种缓冲机制,肉鸡胚胎可以允许二氧化碳浓度在孵化第4天缓慢升至1.5%,并保持至第10天。但Hongbin等人(2011)对白壳蛋鸡做的研究显示当浓度达到2%时与0.03%-0.05%相比出现不利的结果,这说明对二氧化碳的敏感度升高了。

在孵化前10天内如果不向孵化器中通入新鲜空气,可能有利于温度的均匀性,这取决于孵化器的类型。但(在不通气的入孵机中)并不是只有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同样的现象也适用于相对湿度,从而导致前10天内的种蛋失重率降低,这必须通过在入孵机剩余的时间内采用极低的相对湿度设定值来进行补偿。在入孵机内最后几天中采用这种不自然的低相对湿度所带来的风险是胚性组织中的水分会挥发,这时的水分就位于蛋壳表面下方。

在第10-12天后,胚胎代谢呈指数增长,从而对氧气的需求量以及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均增长。普遍认为在这一时期,入孵机的通风率应逐渐增加,过度通风是没有必要的,这会导致加湿器过度工作以保持相对湿度在设定点。这一时期的通风率可以微调至0.4%的最大二氧化碳水平。

建议

  • 确保入孵机(和出雏机)的洁净空气室中含有不超过0.09%的二氧化碳。
  • 定期检查和更换空气处理机组的过滤器。
  • 避免或最小化“用过的”空气再循环。
  • 确保入孵机(和出雏机)中的二氧化碳传感器根据孵化场的海拔高度进行正确校准。如果按照海平面高度校准,使用校正因子或者不同的设定点。
  • 记住在孵化最初几天封闭入孵机不仅会升高二氧化碳水平,还会升高相对湿度。
  • 逐步开始对入孵机进行通风,最好不要迟于孵化第三天,第10-12天以后进行通风微调,控制在固定的最大二氧化碳浓度。

编制人 Gerd de Lange

孵化专家

欢迎您对本文进行反馈,如果您需要更多的信息,欢迎您随时联系我